日前,作为重庆地方标准的《二手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规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流通闭环管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千万辆,新能源二手车也逐渐进入市场流通。相关数据显示,与燃油二手车相比,新能源二手车普遍车龄更短。2022年的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中,使用年限在2年内的车辆占比34%,使用年限在2~4年的车辆占比43.4%。由于车辆自身质量提升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推出,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甚至一些地区的车商从不敢碰新能源汽车转变为要将新能源二手车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尤其是在汽车芯片短缺严重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马上能买到现车,新能源二手车摇身一变,成了车商和消费者追捧的“香饽饽”。
不过,伴随而来的新能源二手车检测难题也困扰着车商。由于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程度检测方面,传统二手车商以往的鉴定评估经验几乎派不上用场二手车评估方法选择,而电池的价值又占到新能源汽车价值的40%以上,所以车商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希望相关机构能够提供电池健康程度报告,同时给出一套新能源二手车检测评估的方案,告诉车商在检测时应该关注车辆的哪些部分,比如如何判断电池衰减程度、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车辆是否调表等问题。
曾经有车商透露,在没有标准的年代里,自己收车的诀窍就是“跑”:先把车充满电,然后行驶至最低电量二手车评估方法选择,用实践来检验客户的车到底还能跑多少公里。这样的方式可谓机智,所见即所得,电池衰减程度一目了然。不过每辆车都这么跑,显然会降低收车效率,做不到快速和大批量收车。
事实上,新能源二手车鉴定评估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受到行业关注。2018年8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组织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机厂、经销商集团、二手车商、鉴定评估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数据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召开了标准研制启动会议,并成立了起草相关规范的工作组。2021年7月1日,团体标准T/CADA 17-2021《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新能源二手车流通领域服务的团体标准二手车评估方法选择,明确了二手纯电动乘用车的鉴定评估流程及方法,填补了我国该领域标准的空白。2022年11月,经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审查通过,T/CPQS -2022《智能电动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团体标准也正式发布。
以上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手车商的燃眉之急,让车商在收购新能源二手车时不再“两眼一抹黑”。不过由于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各地经销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新的需求。本次重庆市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作是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制定的推荐性标准,便于当地二手车企业参考操作。
在笔者看来,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机构在宣贯标准的同时,也应组织相关技术培训,为车商提供更多按照标准实操的机会。只有被业内广为使用,标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助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走向规范和繁荣。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