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估价  新车  mpv  雅阁  净化  异味  去除  二手车  车辆  二手车电商 

京东金融在农业贷款中引入大数据 贷款养只鸡 利息六分钱

   2023-07-27 网络整理丁不二1650
核心提示:为更好地服务农村,京东金融创新推出“京农贷”信贷产品,为农村客户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具备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等特点,缓解了不少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中的融资难题。传统贷款方式是进鸡苗当天贷款给养殖户12元,两个月后

“不仅申请更方便,而且可以随借随还,这样的贷款服务真不赖。”山东牧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青近日用上了京东金融提供的“京农贷”信贷服务,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是普惠金融应该深耕的重点领域。以往,受限于贷款征信困难大、贷款使用不透明、回收贷款有风险等因素,农村和农业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在京东金融看来,农村金融“空当”的核心原因在于缺少行之有效的风险定价机制。为此,京东金融把数据引进养殖类贷款服务,不仅让养殖户“贷得上款”,而且实现资金“定时、定量、定向”投放,降低了养殖户的融资成本。

“养殖贷”解了融资饥渴

王海青是个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养殖”,在进鸡苗、买饲料等经营关键环节,需要融资的情况不少见。以前,他只能求助于传统金融机构,但经常被资产抵押、三年财报等“门槛”挡在门外。

今年3月下旬,王海青又要进一批新鸡苗,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顺利拿到“京农贷”第一笔贷款,解了购买当期饲料的燃眉之急。

在京东金融的农村客户中,类似王海青的案例并不少见。农村金融市场征信数据的缺失,导致金融信贷风险难把控,很多金融服务难以延伸至“三农”领域,不少农村市场主体长期处于对金融服务的饥渴状态。

《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农村,京东金融创新推出“京农贷”信贷产品,为农村客户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具备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等特点,缓解了不少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中的融资难题。

“精准化”降低资金成本

京东金融致力于农村金融市场“补短板”的创新尝试,借助数据驱动又开始了2.0版本探索,助力农村金融市场“降成本”。

在王海青的养鸡场,一个有13.5万只蛋鸡的养鸡棚,哪天进的鸡苗、每天会吃多少饲料、每天下多少蛋、什么时候该进饲料,都不再需要人操心,而是实现了数据管控。在京东金融的帮助下,王海青建立了一套基于云端的养殖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物流管理系统。

先进的养殖管理系统,为“京农贷”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京东汽车抵押贷款,“京农贷”可以在王海青需要资金的特定时间精准投放贷款,不仅加强了养殖的管理效率,同时优化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贷款成本。

以养殖业常见的肉鸡为例,一只肉鸡养殖周期在两个月左右,大约需要12元饲料款。传统贷款方式是进鸡苗当天贷款给养殖户12元,两个月后还本付息,需要为12元支付两个月的利息。但事实上,鸡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本用不到那么多饲料,12元钱资金出现闲置。

现在,数据化的“京农贷”京东汽车抵押贷款,把饲料的用量精确到每天、每克,并据此匹配贷款资金。养殖户只为养殖中实际使用的资金支付利息,成本大大降低。目前,数据化的“京农贷”已经在养殖领域全面落地,进入了生猪养殖、蛋鸡养殖、奶牛养殖和肉禽养殖。据测算,使用数据化的“京农贷”养鸡,融资成本比原来降了一半。上面的例子中,使用数据化“京农贷”养鸡,覆盖养鸡过程中需要的12元饲料款,总共只需支付利息6分钱。这对于一只鸡大约2元利润的农民来说,是完全承担得起的。

“数据化”合理控制风险

传统农业金融业务的一大困局,就是风险控制。历来重视防范风险的京东金融,在农村金融产品中也花了一番功夫。

“我们帮农民搞好了养殖管理,养殖就能成功;养殖成功了,农民就能赚钱;农民赚了钱,就有能力把贷款还上。”京东农村金融数据农贷负责人王瑞说,“这就是我们数据化‘京农贷’的核心理念和基本逻辑。”

在用户信用方面,数据化“京农贷”打破了传统的以资产抵押产生信用的思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入学习研究京东汽车抵押贷款,形成了一套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评估而产生信用的体系。

贷款产生的数据又对信用进行实时修正。以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化模型为基础,代入历史生产数据,对未来生产结果做出预测,再以预测的统计学结果产生信用。如此一来,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量化分析,产生了农村客户的信用情况,成为“京农贷”实现合理风控的有力基础。

“‘京农贷’是我们用技术做普惠金融在实践中的尝试。”王瑞说,作为一家服务于金融行业的科技公司,京东金融的经营之道就是用数据驱动,结合技术手段,专注于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跟踪用户需求,创新产品供给,通过技术引擎实现两者更好匹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合作伙伴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2023006999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