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大家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近日,某微博大V上传了一条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视频。一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变道过程中,剐蹭了另一辆正常行驶车辆。发生碰撞后,无人驾驶汽车稍作停顿便驶离现场。
随后,平台方面向该博主表示,“事故是非常轻微的车辆轮胎处接触,已经第一时间处理了,和司机也达成了一致,不存在逃逸相关的问题。”
此次汽车间剐蹭属轻微事故。但有网友提出,若无人驾驶汽车碰撞行人后自行离去,可能导致伤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那么问题来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谁该为此负责?
五派观点唇枪舌剑
经梳理,关于上述问题目前大概有五派观点,分别是:“车主派”“厂商派”“汽车派”“否定派”和“搁置派”。
其中,比较传统的观点是“车主派”和“厂商派”,二者针锋相对。
“车主派”认为,车主是汽车的指挥官和所有者,对车辆行驶和决策负有主要责任。车主在享受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权益时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即权责对等原则。
“厂商派”主张,无人驾驶汽车的代码和逻辑由厂商程序员编写,车主体验该功能时只是一位乘客,不可能时刻对车辆行为进行控制。因此,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引发的事故,车主不该被视为直接负责的道德主体,而应由厂商承担责任。
除了上述传统观点,这场讨论亦生发出一些新视角:
“汽车派”认为,当自动驾驶汽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责任应该由汽车本身承担,而非由制造商或车主负责。出现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后,应对AI进行相应处罚,例如禁止上路或立即销毁等。其理由是,随着科技发展,AI和自动驾驶汽车应被视为拥有道德和法律双重主体。在解释复杂系统的行为时,可将其看作具有意图和自由意志的行动者。这样既简洁高效,也更易于理解和预测AI的行为,但这种先锋观点远未形成共识。
“否定派”提出,在涉及人类生命安全时,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由预先编程的算法决定。发生意外情况前,如果算法优先考虑拯救更多生命,则被选择的死亡者就不是意外交通事故是驾驶人责任还是车主,而是被算法“有预谋地选择”。因此,“否定派”主张在技术和伦理困境得到解决前不要急于推广自动驾驶汽车。
“搁置派”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人的伦理道德也在不断发展。传统道德观念可能已不适用于当下,因此需要搁置旧伦理,接纳新的道德观念。因此,其主张将责任分散于所有相关方或社会整体,而非归属于特定个体。
专家:责任应根据具体情况认定
网友向多位汽车行业专家和律师了解,他们普遍认为交通事故是驾驶人责任还是车主,当下的“自动驾驶”只是一种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仍然需要司机全程、全身心参与驾驶,依赖人工进行必要操作,因此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专家指出,根据现行交通法规,车辆的责任主体只包括车辆所有权人和驾驶员。对于无人驾驶汽车,交通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专门相关细则。在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主流之前,还需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测试和技术验证,以确保其在道路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但如果真的因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受伤交通事故是驾驶人责任还是车主,或发现自动驾驶汽车出现明显违法违规行为时,我们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没有安全员,责任应由车辆所有者承担。如果该车由运营公司所有,则由该公司负责;如果是私家车,则由私家车主负责。
无人驾驶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研究,对此,你认为该如何定责呢?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