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网上有消息称,蔚来的技术人员未经交警同样,私自接触涉案车辆,有篡改数据的嫌疑,随后该员工被警方传唤。
对此,蔚来在8月16日晚发布声明辟谣,“为确保告诉碰撞后的事故车电池安全,蔚来服务人员在事故车停车场进行了断电作业,该作业本身不会造成数据丢失。”蔚来表示,一直在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没有任何删除数据行为,也没有员工被警方传唤。
车主APP行车数据曝光:出现一次急加速现象
林文钦好友郑先生提供的行车数据显示,林文钦最近一次驾驶里程为85公里,总时长113分钟,平均车速为45.1公里每小时,最高速度为114.6公里每小时(限速120千米每小时)。
NP里程72公里,NIO 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总时长48分钟,领航辅助里程68公里,时间44分钟。在整个行程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急加速现象,并没有急减速的现象。
此外,7月份林文钦共行驶了5960公里,里程数为52.2%,也就是说,其中有3113公里使用了蔚来的NOP功能(领航辅助)。可以看出事故车的五级划分,林文钦非常信任蔚来汽车的NOP技术。
并且,林先生的朋友林伟伟也表示,“林文钦认为自动驾驶是电动车和油车的区别,自动驾驶是他买这辆车的核心。”
林伟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林文钦在定车前,销售顾问将林伟伟和林文钦拉进三人群中。在聊天过程中,林文钦在购买蔚来前多次向蔚来销售人员询问“自动驾驶”,但销售人员当时并未正面回应,而是向其炫耀当天的销量。
警情通报:将依法做出责任认定
8月18日事故车的五级划分, “莆田高速交警微发布”发布警情通报,表示将在事故调查基础上依法做出责任认定。
该事件接下来将如何发展,我们等待进一步消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事件发酵以来,蔚来受到不小的影响,据了解,从事故发生的8月12日算起,到8月17日,蔚来汽车股价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超过了12%。从最初的44.23美元,跌到了38.85美元,市值蒸发91.78亿美元,合约人民币600亿元。
特斯拉也掉入自动驾驶旋涡
无独有偶,这边蔚来的自动驾驶事故还未完全查明,另一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也摊上了大事。
8月16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美国政府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正式调查。受到本次调查影响,特斯拉的市值瞬间蒸发了超过350亿美元(约合2200亿人民币)。
根据的调查显示,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了 S、 X、 Y以及 3在内的辆特斯拉汽车,几乎涵盖了特斯拉在美国销售的所有车辆。称,自2018年以来,该部门已经确认了11起与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或者“交通感知巡航控制”(TACC)系统有关的车祸,可以确定的一部分事故里一共有17人受伤,1人死亡。
政策舆论双重压力,
“灰犀牛”自动驾驶面临考验
蔚来事故、特斯拉被查,一桩桩负面新闻似乎给热火朝天的自动驾驶赛道浇了一大盆冷水。
各车企高管纷纷发表对于自动驾驶定义的看法。
理想汽车CEO李想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称的标准,避免夸张宣传造成用户误解,他表示, “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也响应称,“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还有很多路要走、坑要填,不能为了营销而误导用户”。
此外,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也就辅助驾驶中的事故责任问题及事故频发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从这几位车企高管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动驾驶明确分级和概念普及尤为重要。
在行业内,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是一种共识。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分类,驾驶自动化等级可分为0级-5级这六个等级,在日常表述中,也被叫做L0-L5,数字越大,意味着等级越高。其中,L2及其以下,只能称作辅助驾驶,而L3,可以称作自动辅助驾驶,L3及其以下,都是要求以驾驶员意志为主的。
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所谓的“自动驾驶”绝大多数时候表示“辅助驾驶”,而非“无人驾驶”事故车的五级划分,驾驶员还是需要保持警惕,随时介入操控。
此外,对于智能汽车的政策也逐渐严格起来,其中不乏对自动驾驶产品的规范。
在8月12日,此次驾驶事故的同一天,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第五条就提到了企业要履行告知义务:
“(五)严格履行告知义务。企业生产具有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车辆功能及性能限制、驾驶员职责、人机交互设备指示信息、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和条件等信息。”
《意见》主要回应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自动驾驶、数据安全和软件在线升级(OTA)等方面的问题。智能车近期面临的业内外质疑,包括自动辅助驾驶事故、数据出境的安全管理、OTA升级涉及的车主权益问题,都在呼唤更多国家层面的规范。
结语
频频发生的自动驾驶事故给车企和用户都敲响警钟。
对车企来说,蔚来此次事故或多或少反映出了车企在营销时,用户教育的缺席。车企在宣传产品时过度营销、避重就轻的话术,会导致一部分用户将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概念混淆,埋下祸根。
而对于用户来说,在使用智能汽车时,切不可过度依赖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尤其是现在市面上的智能汽车所搭载的辅助驾驶功能都需要以车主意志为主,驾驶员依然是驾驶的主体,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
此外,在政策上,我们期待智能汽车的法律法规能够快速完善,对事故责任主体有更明确的划分,促使车企在宣传时实事求是,规范措辞,减少因误解而酿成的悲剧。